<sub id="njh9b"><ins id="njh9b"><ol id="njh9b"></ol></ins></sub>

<listing id="njh9b"><b id="njh9b"><strike id="njh9b"></strike></b></listing>

    <b id="njh9b"></b>

    <i id="njh9b"></i><meter id="njh9b"><ins id="njh9b"></ins></meter><meter id="njh9b"></meter>
    <ins id="njh9b"></ins>

      <i id="njh9b"></i>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研究報告

      “三農問題”是最大的民生問題, 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美麗鄉村建設, 提出了“兩山理論”和美麗鄉村建設理念, 堅持綠色、協調的鄉村發展模式。浙江的美麗鄉村建設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耙Y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 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4月作出的重要指示, 在浙江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 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 久久為功、扎實推進,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改善環境、補齊短板, 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本文主要就浙江“美麗鄉村”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實踐、做法展開分析, 對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科學合理建議。

      一、美麗鄉村建設理念的基本內涵

      萬坤利的《習近平美麗鄉村建設思想初探》一文指出, 習近平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理念具有豐富的內涵, 人民中心觀、生態文明觀、因地制宜觀、綜合治理觀、城鄉統籌觀、文化傳承觀構成了習近平美麗鄉村建設思想的基本內容。其中, 人民中心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核心, 生態文明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歸宿, 因地制宜觀是方法, 綜合治理觀是模式, 城鄉統籌觀是路徑, 文化傳承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功能。六者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 共同構成了習近平美麗鄉村建設思想的基本內容。

      (一) 美麗鄉村建設的歸宿:生態文明觀

      生態文明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歸宿, 即美麗鄉村的建設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鄉村發展的突出位置, 既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 最終又要推動鄉村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努力引領鄉村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堅持打造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三部曲”, 即保護鄉村的生態環境、開發鄉村的生態資源、打造鄉村的生態文化。

      (二) 美麗鄉村建設的方法:因地制宜觀

      因地制宜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方法, 即美麗鄉村的建設要根據所屬鄉村的具體情況, 制定或采取相應的方針政策來推動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協調局面。堅持因地制宜觀的關鍵就是要處理好處、轉、利三者的關系。

      (三) 美麗鄉村建設的模式:綜合治理觀

      綜合治理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模式, 即美麗鄉村的建設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法律為準繩、民間組織為主體、村民參與為保障的綜合治理模式。農村的綜合治理要堅持發揮政府的主導性作用, 完善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決策機制、農村公共產品投入機制和組織管理機制, 推動農村形成生態環境發展與體制機制健全相適應的發展模式。以村民參與為保障, 強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識, 引導村民樹立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 激發村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增強村民自建自創自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助力鄉村的綜合治理。

      (四) 美麗鄉村建設的路徑:城鄉統籌觀

      城鄉統籌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路徑, 即美麗鄉村的建設要秉承城鄉統籌發展的理念, 切實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者有機結合, 將鄉村發展和城市發展緊密相連, 實現以城促鄉、以工帶農、城鄉雙贏的戰略目標。實施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 協同推進城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綜合發展。

      (五) 美麗鄉村建設的功能:文化傳承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要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曾強調:“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 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 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p>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 借勢推進特色農耕文化保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等工作, 依托財政扶持和利用社會資源, 重點加強對名人故居、宗祠、古村落等的建設、保護和利用, 既促進鄉村游、文化游, 又發揮優秀鄉賢對人的教化作用。針對在校學子, 把鄉賢紀念館、紅色景點等作為德育教育基地, 把鄉賢故事作為校本教材,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 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 積極引導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 特別是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要記得住鄉愁, 須久久為功。重構傳統鄉村文化, 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新時代鄉賢。他們是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 而后又回鄉, 以自己的經驗、學識、專長、技藝、財富以及文化修養參與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 支持家鄉的經濟文化建設。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文化道德力量可以教化鄉民, 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重構鄉村傳統文化大有裨益。從政府到個人, 都需努力達成共識, 在觀念上重視和提高對鄉賢文化建設的自覺性, 積極培育和爭當新鄉賢。

      二、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做法與經驗

      浙江的美麗鄉村建設起步早、動作快、資金投入大, 思路超前、措施完善、成效顯著, 是一條新農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城市與鄉村統籌推進、三大產業相互融合的科學發展之路, 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一個成功范例。

      (一) 科學制定規劃, 精心組織實施, 發揮好規劃的引領和導向作用

      制定科學的規劃, 并通過項目的形式落實, 是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做法, 也是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浙江各縣市在美麗鄉村建設初期都能把規劃放在首要位置, 用“七分力量抓規劃, 三分力量搞建設”, 堅持“不規劃不設計, 不設計不施工”。規劃的先行, 有效避免了行動的盲目性和無序性, 確保了建設效果。

      一是堅持城鄉一體編制規劃。統籌考慮農村發展現狀、村莊分布、歷史文化和旅游發展等因素, 確?!俺青l一套圖、整體一盤棋”。二是立足鄉村特點編制規劃。規劃設計突出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 最大限度地保留村莊的原始風貌, 著力打造具有鄉土風情和顯著辨識特征的美麗鄉村。三是注重規劃的可操作性和適用性。將規劃內容分解為年度實施計劃和具體的實施項目, 分類推進、分步實施。

      (二) 創建標準體系, 強化制度供給, 使美麗鄉村建設有章可循

      除了注重實施分類差異性和適用性, 浙江還根據美麗鄉村建設的總規劃和總目標, 強調共性的標準統一性, 并制定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 確?!安町愑刑厣?、共性有標準”。一是制定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 (2011-2015年) 》, 指導全省的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二是發布了《美麗鄉村建設規范》, 這是全國第一個美麗鄉村建設的省級地方標準, 對推動浙江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和制定《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 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三是修訂完善了《村莊整治規劃設計指引》《村莊規劃編制導則》《美麗鄉村標準化示范村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 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指標體系, 基本涵蓋美麗鄉村創建的各個方面, 使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有方向、操作有依據、實施有方法。四是引導先建縣市根據行動計劃和建設規范細化建設的指標體系, 制定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考核指標及驗收辦法》。

      (三) 加強組織領導, 創新體制機制, 確保各項建設任務有效落實

      按照“黨政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機制創新”的要求, 浙江加大了創建資源的整合, 強化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一是建立了各層級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 相關單位為成員, 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調配合、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二是建立分類指導、激勵為主的考評機制。根據已有基礎和功能定位, 將村鎮劃分為特色農業、工業經濟、休閑產業和綜合發展等類別, 設置個性化指標進行考核。根據考核指標, 評定等級, 按照考核等級和人口規模以獎代補。

      (四) 重視村莊環境綜合整治,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做到村容整潔環境美

      整治優美的村莊環境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 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目標最直觀的體現。在創建過程中, 浙江堅持把全面優化農村人居環境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和突破口。多年來, 浙江通過開展以“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河道凈化、桿線序化、墻面美化、衛生潔化、環境綠化”為目標的村莊環境整治行動, 使農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五) 壯大村集體經濟, 夯實農村產業發展基礎, 做到產業富民生活美

      近年來, 浙江始終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夯實農村產業基礎放在美麗鄉村建設的突出位置。一是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圍繞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 加大土地使用權流轉力度, 推進規模經營, 打造品牌優勢。二是積極培育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 形成現代產業經營體系。引導農戶自愿組織起來, 將個體優勢轉化為集體優勢, 提高了生產經營的抗風險能力, 同時降低了單獨發展的成本, 提高了競爭力。三是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充分利用浙江農村“天生麗質”和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 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閑游、山水游和民俗游。四是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引導加工制造業向工業園區聚集, 加快技術轉型升級, 主動適應市場需求, 增加中高端產品供給。五是實施浙商“回歸工程”。利用鄉情、親情引導和動員在外浙商回鄉投資興業, 帶動更多農民實現就地就近創業就業。六是積極支持引導農村發展電子商務, 在資金、物流、用地等方面給予扶持。

      (六) 挖掘文化內涵, 建設鄉村文化, 做到鄉風文明素質美

      建設美麗鄉村, 環境改善是基礎, 經濟發展是關鍵, 村風文明是目標。一是充實農村文化載體。以文化禮堂建設為抓手, 實施鄉村文化展示工程、文藝人才隊伍培養等文化項目, 引導各村量身定制文化建設方案。二是開展文明創建評比活動。開展“孝敬父母好兒媳”“黨員綜合示范戶”等評比活動,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三是深入挖掘和搜集整理村落的名士鄉賢、民俗風情、歷史文化。四是大力培育鄉村精神。從德、孝、義、能等方面, 定期從各村推選“鄉村名人”, 用身邊榜樣教育引導。五是抓好農民素質提升。把培養有一技之長、有創業激情、有文化素養、有開闊視野、有文明氣度的現代品質農民, 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

      三、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若干模式分析

      浙江在經歷了村莊環境整治以后, 以安吉縣為典型率先公布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戰略計劃, 并提出“規劃、村容、創收、鄉風”的四美要求。當前, 各地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本地發展的工作經驗, 形成了以下兩種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 安吉模式

      安吉縣隸屬浙江湖州市, 位于浙江西北部。改革開放后, 安吉縣發展初期依靠的是一批污染企業, 以致環境問題突出, 被國務院列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美麗鄉村建設計劃啟動以后, 安吉嘗試把全縣作為一個大農村來進行整體布局規劃, 并按不同特點將所轄的行政村分為工業村、農業村, 景觀村、休閑村, 在每個村設置一處景點, 并形成了長效管理機制。從“安吉模式”的實踐來看, 有以下經驗值得借鑒。

      1. 堅持生產先行, 實現“創業增收美”

      農產品精加工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桿。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就是提高農業產品的綜合利用, 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擴容和效益提升。安吉從當地傳統優勢農業的發展視角出發, 力圖深挖“竹子、白茶、蠶?!钡霓r業產業化經濟潛力, 完善從生產到加工再到收購的產業鏈, 同時借助縣域經濟整體品牌的優勢, 將這些零散的農業資源整合成高效的農業資本, 從而謀取在市場推廣環節的定價主動權以提高利潤, 實現農業生產上的跨越式發展。

      2. 堅持生態同步戰略, 率先提出生態產業化工作思路

      由于區域內植被覆蓋率高, 且早期的粗放型發展被及時遏止, 故縣域內的空氣、水土等均是優良等級, 這就為提升農村品質和開發生態資源奠定了基礎。環境治理和保護本身就匹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題, 在建設過程中, 安吉力爭使大部分村的生態指標都達到優秀, 這不僅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 養生療養、農家樂旅游等綠色GDP項目也得以順利開展, 生態產業化的道路已經初見成效。

      3. 堅持發展“鄉村人文美”的戰略, 內促外延, 以文化踐行美麗

      中華文明, 浩浩湯湯納千派。安吉憑借底蘊深厚的文化, 立足于文化消費的歷史性和民族性, 通過不斷挖掘與傳承, 一方面培育村民對于本村文化的認同感;另一方面, 以文化吸引外來的消費。安吉經過幾年的發展, 已涌現出了書畫村、畬族文化村、生態屋、山民博物館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觀和文化現象, 有力推進了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

      (二) 桐廬模式

      桐廬縣位于杭州西南部, 境內多為低山丘陵, 經濟發展水平位于全省中游水平。近年來, 該縣按照全域景區化和村美民富的新要求, 以普惠為基礎, 精品為引領, 分層分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打造了城鄉統籌示范區、美麗鄉村先導區、現代農村樣板區、綜合改革示范區。從“桐廬模式”的實踐來看, 有以下經驗值得借鑒。

      1. 從源頭和細節上做好農村環境的治理工作, 為美麗鄉村建設打好地基

      具體來看, 桐廬著力于農村住房改造、清潔桐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項目, 涌現出了清蓮環溪、畫中蘆茨等一批“美麗鄉村”。同時, 桐廬按照城鄉環境一體化的要求, 完善“村收集、鎮中轉、縣處置”的垃圾一體化處置模式, 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置。此外, 縣城實現了污水處理廠、鄉鎮污水處理廠 (站) 、行政村、農家樂和所有景區的污水治理工程全覆蓋, 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生活污水處理體系實現了常態化運行。

      2. 以“全域景區”概念規劃全縣

      該縣率先提出了全域景區化的美麗鄉村建設新理念, 即依托桐廬獨特的山水自然資源和人文稟賦, 以景區的理念規劃整個桐廬, 以景點的要求建設每個鎮村。

      3. 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鄉村旅游相結合

      一方面, 該縣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的原則, 積極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農產品深加工業;另一方面, 根據“宜游則游”的原則, 該縣精心設計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積極營造色彩農業景觀帶, 通過將農村節慶和品牌營銷相結合, 推動農家樂、季節性度假養老產業快速發展。增強農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4. 美麗鄉村建設與村民的自我發展完善相結合

      桐廬在大部分的行政村都設置了村級老年大學, 為老年人免費提供教學課程, 滿足農村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許多村莊鼓勵農村選出若干當地有表率作用的道德模范和生產模范, 以培育優良的鄉風。此外, 村兩委還定期組織村民開展結對幫扶志愿活動。諸如此類的美麗村民的實踐項目, 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關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個全面的、綜合的、統領新農村建設工作全局的系統工程, 其政策要求嚴、利益關系多、推進標準高。因此, 在建設推進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各方面的問題。

      (一) 加強組織領導, 加大投入整合力度

      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 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將美麗鄉村建設納入干部考核和對鄉村目標管理的考評中, 作為評價黨政領導班子政績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浙江省積極調整支出結構, 統籌存量、盤活增量, 努力增加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專項預算安排。以“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睘槟繕? 建成“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現代化新農村樣板, 探索形成全國新農村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在此總目標下, 有兩個關鍵指標, 就是環境優美、產業發展, 以外部形象和內在實力的高度統一, 支撐起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局面。

      (二) 因地制宜, 探索美麗鄉村建設模式

      從試點情況來看, 主要包括四種類型:聚集發展型、舊村改造型、古村保護型、景區園區帶動型。浙江省嘗試以村級為主體編制試點規劃, 切實尊重村級組織和村民的主體地位, 將規劃費用補助下達到村, 在政府引導、專家論證的基礎上, 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由村民會議決策, 避免出現“規劃連村支書都看不懂”的問題, 進行差異化規劃。

      優化布局, 真正按照“城鄉規劃一張圖”“城鄉建設一盤棋”的要求, 著力培育中心村, 建設農村新型社區, 為城鄉一體化建設在農村的推行提供有力的輻射平臺。積極探索農村新社區建設新路徑, 率先建成一批“規劃科學、環境整潔、設施配套、服務健全、安居樂業、生活舒適、鄰里和睦、管理民主”的文明和諧的農村新社區。全面建立農村社區管理服務中心, 采取“村民出一點、鄉鎮補一點、財政撥一點”的辦法, 整合衛生保潔、醫療衛生、放心超市、事務代辦、文體公用設施維護經營等功能, 對村內公共服務事業進行統一管理。完善機制, 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加強資源整合, 逐步實現城鄉教育、醫療、文化設施一體化, 城鄉環衛一體化和城鄉公交一體化, 努力使農村社區的居民也能享受到現代文明生活。

      (三) 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實施“農民健康工程”, 規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兩年一度的農民免費體檢, 做好面向農民的公共衛生服務。對殘疾貧困戶的危房實行全面改造。整體推進農村社會救助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 進一步健全農村低保制度, 實現應保盡保。完善集中供養機制。加強外來人口管理, 逐步實現外來人口享有和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 形成有效的社會調控機制與和諧的社會關系。

      (四) 打造田園城市與建設美麗鄉村相得益彰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 既達到了布局優美、環境秀美、產業精美、生活恬美、社會和美以及服務完美的要求, 還著重體現農耕文明傳承。美麗鄉村建設要注意克服簡單照搬照抄城市建設和千村一面的缺陷, 避免規劃不合理、環境污染等問題, 注重保護田園風光和村落文化, 在建設綠色美麗村莊的基礎上帶動農村的全面發展, 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業、一村一園、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美好愿景。

      讓田園城市與美麗鄉村相得益彰, 實際上是城鄉一體化的理想體現, 其方向和目標即是工業反哺農業, 城市帶動農村, 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近年來, 浙江省努力推進城鄉統籌及農村相關體制機制創建。其中, 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投入, 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尤為關鍵。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農村經營體制的轉變, 要求城市和工業必須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 通過工業和城市實現農業人口的轉移 (農民工的市民化等) , 尤其是開放戶籍制度, 讓農民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依托田園城市和美麗鄉村的相互融合, 城鄉之間將會形成一種互為消費和服務主體的良性關系。例如, 近年來浙江省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迅速, 良好的生態環境、原汁原味的農家風情吸引了眾多城市人群來到農村, 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增加了農民收入。而城鄉之間的其他活動, 諸如購物、文化推介、休閑娛樂等則達到了帶動消費、擴大內需的目的, 從而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的美好愿望。

      (五) 注重精神文明建設

      任何鄉村的人文內涵只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深厚, 要提升農民的個人精神面貌與文化層次, 最便利的資源就是村莊資源。對于美麗鄉村的人文資源利用, 首先應突出抓好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工作, 大到民宅祠堂, 小到一草一木, 都要加以修繕保護。第二步就是深入挖掘、整理、總結鄉村的人文典故、地域風情、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遺產, 以各種形式加以編存。在此基礎上著手深化推進農村人文資源的開發, 對內進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生態文明宣傳教育, 對外積極進行旅游宣傳。

      (六) 各方協力共推美麗鄉村建設

      推動浙江美麗鄉村建設, 不是個人能夠獨立完成的, 需匯聚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政府、社會群體、農民自身都應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 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首先, 政府應積極發揮平臺性作用, 提供足夠的公共財政支持, 完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 進行專業的指導部署, 統籌和規劃田園城市和美麗鄉村, 其中基層干部則應發揮好主心骨的作用, 教育和引導基層農民科學生產、創業致富。其次, 全社會都應積極參與其中, 心懷感恩, 尊重農民, 尊重勞動。最后, 作為核心元素, 農民則應提高主人翁意識, 用主人翁的姿態保護美麗鄉村, 共建美麗鄉村。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 需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各市縣政府應該充分挖掘地方特色, 打出自己的品牌, 重視和弘揚傳統文化。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不是個人的事情, 全社會都應該關心美麗鄉村建設, 加入到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列中來。只有全社會都敬畏和感恩大地母親, 我們的美麗鄉村才能更加美麗, 田園城市才能更加繁榮, 并最終實現生活幸福的中國夢。

      五、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思考與啟示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在路徑、模式與方法、政策、人才選用等方面, 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經驗。但也和全國其他省份一樣, 難免會走一些彎路, 存在著以政府推動為主、農民參與度不高, 短期建設見效快、但長期維護難等諸多問題。當前, 浙江的美麗鄉村建設還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需要認真分析, 再探索, 再認識。

      (一) 路徑的可復制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經歷了示范引領、普遍推行到深化提升三個階段, 要使“浙江模式”再推廣、可復制, 需要考慮資金的可承受、人才的供應、政策的支撐以及目標的可行性四個方面。第一, 資金可承受。在有限的、可承受的資金總量的約束下, 對規劃編制、項目管理、建設標準等提出一般性的統一要求, 以指導今后的建設。第二, 人才本地化。農民是生產者、建設者、創造者、所有者, 決定了產業和鄉村的命運, 需要建立村民教育和干部培養的長效機制, 注重提升本地村民的文化素質水平, 積極開展農民再教育。第三, 政策可支撐。美麗鄉村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打造美麗鄉村, 既需要高起點、寬視野的規劃, 又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到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之中, 還需要統籌協調各鄉村建設的特色, 這些工作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強有力的幫助。第四, 目標可行性。實行分類指導, 一切從實際出發, 注意區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農村的情況, 注意把握好建設力度、推進速度與財力承受度、農民接受度的關系, 注意目標的可行性, 不搞“一刀切”, 不搞大拆大建和重復建設。

      (二) 特征的可辨識

      美麗鄉村建設應當因地制宜, 尊重差異性, 在自身文化傳承的基礎上, 挖掘自身特色, 進行形象再塑, 豐富和提升內涵, 讓美麗鄉村更具魅力。文化傳承方面, 重視發掘鄉土文化, 讓傳統文化生輝。通過傳承龍舞、獅舞等鄉土文化資源, 揚名本地傳統美食文化, 收集傳統民間故事, 舉辦傳統文化節日, 構建鄉村文化景觀等一系列舉措, 將鄉土文化打造成一個個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品牌, 使鄉村能擁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號和標志。特色挖掘方面, 美麗鄉村建設必須注重特色挖掘, 要善于挖掘利用當地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歷史古跡, 整合生態資源與人文資源, 展現獨特魅力。這既能提升和展現鄉村的文化品位, 也能讓綿延的地方歷史文脈得以有效傳承, 還可以從產業發展、景觀改造等方面入手, 實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 充分彰顯鄉村的特色和韻味。形象再塑方面,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具體工作中, 除了傳承傳統文化、挖掘地方特色, 還可以進行形象的再塑。

      (三) 發展的可持續

      可持續發展, 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建設美麗鄉村, 一定要解決土地浪費、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等問題, 高揚生態文化理念,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美麗鄉村發展的可持續要有“居家過日子”的理念, 在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同時, 盡可能使村民體會到原有的生活與交往氛圍, 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歸屬感。只有美景沒有美德, 美景是保不住的。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注重生態文明建設, 還要弘揚傳統文化, 充實農民的精神, 更要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這樣才能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美麗鄉村。

      結語

      建設美麗鄉村是學習貫徹中央關于建設美麗中國重大戰略決策、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要, 是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真正讓老百姓感受實惠的有效途徑,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圓“中國夢”的必然要求。而浙江, 這個古老、秀美、蓬勃發展的省份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探索出來的成功經驗, 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寶貴財富, 值得珍藏、品味、借鑒和大力推廣。

      (作者:王國燦,浙江省美麗鄉村經濟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秘書長)

      (4)
      上一篇 2022-01-08 20:42:07
      下一篇 2022-04-18 21:12:36

      你可能感興趣的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最新 投稿指南 網址導航 我的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五月丁香缴情深爱五月天视频_亚洲色欲综合天堂亚洲_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_国产啪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sub id="njh9b"><ins id="njh9b"><ol id="njh9b"></ol></ins></sub>

      <listing id="njh9b"><b id="njh9b"><strike id="njh9b"></strike></b></listing>

        <b id="njh9b"></b>

        <i id="njh9b"></i><meter id="njh9b"><ins id="njh9b"></ins></meter><meter id="njh9b"></meter>
        <ins id="njh9b"></ins>

          <i id="njh9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