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查研究學習上著力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和基本功。面對鄉村振興的新情況新問題,基層干部應把調查研究的功夫做扎實,把學習思考的功課做到位。
一是學習研究重要論述,明確方向目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是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依據。我們必須完整把握、準確理解、全面落實,建立起明晰的目標體系、政策體系和工作體系,把握好工作重點、時間節點和關鍵支點,確保鄉村振興各階段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二是學習研究政策措施,明確服務舉措。基層干部要善于把黨的決策部署在基層一線的貫徹落實作為工作主題,持續打通和拓展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確保把下情真正“摸”上來,把政策全面“落”下去?!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性、法規性依據。同時,國家各部委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出臺了系列的保障性政策,需要引導基層干部加強學習和宣傳,用足用活用好各項政策措施,讓群眾更多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三是學習研究村情民意,明確工作思路。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做到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同時,要努力學習沿海發達地區先進的理念思路、務實的工作作風、超前的專業素養和堅定的自我革命精神,做到一天當作兩天用、兩步并作一步走。要圍繞鄉村振興總要求和“五大振興”路徑,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群眾需要什么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原則,了解環境、熟悉環境、適應環境,進而形成工作思路和措施,努力改變環境、創新發展。
在動態監測幫扶上著力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的監測和幫扶,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首要任務。
一是線下與線上同步,嚴防重線上、輕線下的問題。群眾自主申報、基層干部走訪排查、部門聯動篩查預警,是開展動態監測的主要方法和步驟。全國建立了防返貧監測系統手機APP、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鄉村振興咨詢服務平臺。以云南為例,省委、省政府及時開發和建立了統一的政府救助平臺,以確保農戶可通過手機主動提出申請,縣級平臺下達指令由鄉、村核查,及時交由有關部門實施幫扶救助。同時,要結合組織防止返貧監測動態調整和監測對象“回頭看”工作,高度重視線下監測工作,對農村常住人口中的重點人群定期排查,堅持鄉村“一月一分析”、部門“一月一研判”、州縣“一月一調度”。在動態監測幫扶中,要將邊緣戶與脫貧戶同等對待、精準管理,一手抓脫貧返貧戶的風險監測,一手抓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的風險管控。
二是監測與幫扶并舉,嚴防重監測、輕幫扶問題。在監測排查上,要在全面摸排農戶人均純收入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教育、醫療、住房、飲水是否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確?!皯{盡納、應扶盡扶、應退盡退”。在幫扶標準上,重點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防止養成“政策依賴癥”。對“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出現問題的,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及時開展針對性幫扶。
三是當前與長遠兼顧,嚴防重當前、輕長遠的問題。要本著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抓好監測和幫扶的前后推動,加強源頭防范和后續治理,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前瞻性與主動性。要加強對人民群眾的教育引導,盡最大努力減少因主觀因素而導致病殘問題的發生。要深入開展民法典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樹立科學的婚育觀。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開展科普知識的學習教育,掌握更多的衛生常識和醫學常識,同時做好重點人群的家庭服務和健康管理。要加強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遵守交通法規,廣泛深入持續開展好“文明交通進農村”活動。同時,對突發事件帶來返貧致貧風險的家庭,要予以更多的人文關懷,努力把問題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
在產業就業增收上著力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需要重點抓好產業和就業工作,幫助群眾實現穩定增收。
一是在組織動員群眾上做文章。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把群眾組織起來,把企業調動起來,把機制健全起來。要善于創新村企合作模式,在引進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高度重視建立緊密合作的利益共贏機制,推動農戶與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的“雙綁”發展,鼓勵和引導農民通過入股產業增加收益。要積極扶持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讓合作社學會合作、學會管理、學會經營,從根本上改變千家萬戶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被動局面。
二是在延伸產業鏈條上找路子。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要強化品牌效應,走規?;a、標準化管理、品牌化營銷的路子,打造生態綠色品牌。
三是在持續增收致富上挖潛力。要繼續挖掘就業幫扶潛力,認真開展對外出務工勞動力動態監測,落實勞務信息員制度,做到人員底數清、勞動能力清、就業狀況清、外出意愿清。要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雙組織化”工作,一手抓有組織輸出,一手抓有組織培訓,不斷鞏固勞動力轉移的就業質量。要繼續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對因各種特殊原因不能外出就業的群眾,要善于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堅持辦好扶貧車間,擴大涉農項目建設、管護以工代賑實施范圍。同時,要一手抓“收入分配”,一手抓“財富分配”,通過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村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特別是在兩個“三權分置”上做足文章,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同時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有力推進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抵押貸款,不斷強化農民的“產權保護”,并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在鄉村建設行動上著力
鄉村建設行動,一定要考慮農民的需要,照顧農民的感受,從農村的實際出發,把村莊規劃編制好,嚴格規范村莊撤并,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持續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一是村莊規劃必須有群眾全程參與。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做到注重質量、從容建設,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和落實,以規劃引領項目,以項目支撐規劃。要科學布局村莊產業規劃,保護鄉村特色風貌,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防止不切實際盲目拆村并居。要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提高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要抓緊完成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明確村莊分類和布局,同時堅持一村一規劃,積極有序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對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盡快實現應編盡編。要積極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高度重視干部規劃家鄉的工作,全面提升村莊規劃編制水平,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進鄉村振興。
二是基礎設施必須有群眾投工投勞。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要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和撬動作用,注重挖掘社會金融資本的潛力。同時,在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時,必須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發動組織群眾投工投勞,既彌補資金的不足,也增強群眾的感恩奮進和團結協作意識,特別是往村覆蓋、往戶延伸的水電路等民生項目,還可有效防止半拉子工程,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從根本上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三是鄉村治理必須有群眾貢獻智慧。要發動群眾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要深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全面推進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向農村延伸,健全農村人居環境設施管護機制,發動群眾共建美麗家園,讓干凈、整潔、宜居成為廣大鄉村的標配。要善于把“垃圾不落地”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治本之策,做到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
四是典型示范必須有群眾發揮力量。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推動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示范工程,利用3年時間建設100個示范鄉鎮,建設 1000個鄉村風貌特色化、產業發展專業化、生活品質現代化的精品示范村,建設10000個生活富裕、生態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村莊,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同時,實施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工程。結合鄉村振興“百千萬”示范工程,要注意發揮群眾的力量、貢獻群眾的智慧,要定期不定期組織村民代表包括在外工作回鄉的鄉賢人士座談交流,廣泛聽取意見,積極采納建議,勇于自我修正,及時改進工作,堅持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不要做什么,確保突出亮點,各有側重,分步實施,避免簡單復制粘貼,堅決防止大呼隆、一刀切、同質化,以點帶面推進鄉村建設。
在基層組織建設上著力
黨的領導始終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要通過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用高質量黨建保證中心工作落實,在中心工作落實中體現高質量黨建成效。
一是發揮職能優勢,建強戰斗堡壘。要善于“書記抓、抓書記”,突出“關鍵少數”,加快培養農村更多的“明白人、帶頭人”,發揮好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促進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組織基礎。村黨支部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要時刻不忘黨員身份,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做到群眾在哪里,黨的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善于把黨支部建在產業發展鏈條上、建在搬遷小區樓宇上、建在外出務工基地上,注重講給群眾聽、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時刻把群眾作為我們的服務對象,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我們的心上,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抓好人才培養,凝聚振興活力。鄉村振興要在人才上做好引、育、用三字文章,優化和配置以人才為核心的各種生產要素,推進要素聚鄉、鄉賢回鄉、市民下鄉。要緊緊扭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盡快制定出臺差異化政策措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同時,一手抓農民群眾內生動力的激發,一手抓農民群眾的全面發展,不斷提升文化、知識與技術素養,增強其自我發展的能力,實現從激發內生動力向凝聚振興活力的根本轉變。要善于借鑒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經驗,探索實踐將誠信、友善等優良道德財富轉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信貸抵押物,攜手創建更多的“道德銀行”,將義利并舉的理念融入鄉村振興中。
三是提振集體經濟,打造發展引擎。要把壯大村集體經濟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農村的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資本、農民變股東,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經濟基礎。要堅持以增加經營性收入為重點,注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方式由外部“輸血”向自身“造血”轉變。同時,探索發展物業經濟、組建強村公司、支持抱團項目管理公司等新產業新業態,深入推進村集體經濟強村工程。要善于將扶貧資產管理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管理和使用模式,深化完善收益分配機制。要貫徹落實好《云南省加強村干部管理激勵若干規定(試行)》中激勵保障規定,落實村干部“基本報酬+崗位補貼+績效補貼+村級集體經濟創收獎勵”的結構性待遇保障政策,結合實際制定村級集體經濟創收獎勵辦法,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創收與村干部的激勵保障密切掛鉤,也與廣大村民的切身利益掛鉤,最大限度地激發村干部持續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