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府之國的鄉村土地上,既有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歸巢雁”,也有憧憬農村生活的“新村民”,但是現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新農人”。近日,“鄉村青創薈”成都青年創新創業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在成都市郫都區東林藝術村啟動。這些新農人匯聚,來了一場經驗交流。
當“村里的年輕人”與土地深度交流,碰撞出的,是“讓土地更肥沃,讓果實更值錢”的火花,是翻陳出新的新氣象,是青春與勇氣的新話題。在我看來,如今“村里的年輕人”所打出的鄉村振興“特色牌”,更是讓我們看到了關于土地,關于新農村的更多可能性。
打好“科技牌”,讓更多人看到土地的價值。蒲江縣的鐵牛村,有60多位常駐“新村民”以及300多位不定期居住的“新村民”,這些人有跨國公司的老總,有設計師,有金融專家,他們通過延長柑橘產業鏈、植入新興消費業態、引入生態種植技術等路徑,使得這里的柑橘賣上好價格。新的時代,科技就是一張王牌,它能夠提升土地綠色產能,能夠為農業農村農民帶來生產生活方式上的巨大轉變,更會讓更多人看到土地的價值,以此來吸引更多人才來挖掘、保護我們所賴以生存的這些土地。從這個角度來說,“村里的年輕人”是智慧的年輕人,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智慧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土地,成就土地也成就自己。
打好“創意牌”,讓更多人認識土地的內涵。實踐活動中,“成都青年鄉村走播活動”首場集中直播同步開展——通過“走播”的形式到鄉村特色農產品市集各個攤位上與鄉村創新創業青年們直播互動,展示鄉村特色農產品和傳統工藝品,推薦村(社)文旅消費場景。無論何種事物,必須緊跟時代才能獲得更長的生命力。如今通過網絡直播來宣傳特色農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這張“創意牌”打好了,不僅可以讓農民增收致富,更會讓人認識到農村廣袤的土地上可以“土”的有特色,更可以“土”的有內涵。當更多的創意帶動了城鄉融合、產業發展和文化出圈,會有更多的“新農人”與鄉村實現雙向奔赴,雙向共贏。
打好“青春牌”,讓更多人熱愛土地的生機。青春二字永遠令人神往,當青春能夠與奮斗掛鉤,則一切皆有可能。就如黑龍江蔓越莓、廣西砂糖橘、四川魚子醬……這些“新土特產”讓我們看到,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新設施和新模式的推廣,部分農產品已經走出原有的傳統主產區。在這背后,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了這一場關于鄉村振興的實踐中。青春的答卷寫在大地上注定會有不一樣的精彩。如果打好了這張“青春牌”,會讓更多人熱愛上這片土地的生機。當更多的青年人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我們一定可以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奏響自己的青春華章。
(楊麗娟,中共懷來縣委組織部工作人員)
本文信息來源為 新鄉土